[新春特別報導] 新年新氣象,春節期間只要天氣狀況許可,國內高爾夫球愛好者還是可以下球場,享受打小白球的樂趣,更可考慮挪出部分年終獎金,添購一支能增加距離的開球木桿,享受一下小白球騰空飛越兩、三百碼的樂趣。
雖然是過年期間,國內大部分高爾夫球場只休息一天,甚至有些球場照常營業,例如北部的鴻禧大溪、東華、翡翠等球場。大溪球場經理吳岳霖表示,該球場春節不休息,果嶺費依假日計算,桿弟費不變,依照前幾年的經驗,他建議球友初一近中午時到球場,比較不會遇上場內﹁塞車﹂。
至於其他球場,除夕只有上午開放,部分初一也休假,大致上各球場的果嶺費都比照假日收費,桿弟費則加收三百元或五十%,一般而言,打球的人比平常假日少,就算臨時起意,也能約三五好友下場打球,不過最好還是事先打電話與球場聯絡。另外建議球友準備個小紅包送給犧牲假期為球友服務的桿弟,在過年期間並不為過。
球友們有了新春揮桿的舞台,多添支神兵利器並不為過,拜科技發展之賜,許多知名品牌的球桿大廠,紛紛推出能增加開球距離的新武器,讓業餘球友有機會突破自己開球距離的極限。甚至拜美國高爾夫協會︵USGA︶與英國聖安卓高球俱樂部︵R&A︶,對開球木桿桿面的﹁類彈簧效應Spring Like Effect﹂,有不同的解讀,反而使部分未通過美國高協﹁類彈簧效應﹂測試,卻不違反英國聖安卓高球俱樂部規定的球桿,大受球友歡迎,某些品牌被USGA認定為﹁不合格﹂的球桿,銷售量甚至比合格球桿多出八倍。
其中最出名的木桿,應屬Callaway趁勢促銷的開球木桿ERC Forged Titanium,這支球桿從八度桿面到十二度桿面,統統不合USGA的規定。然而,台灣總代理益華公司進口的數量還採配額,在球友間形成不小的風潮。不過這支木桿因為甜蜜點較小,適合揮桿動作穩定的職業選手使用,球技未達穩定階段的球友,多半發揮不出它的威力。根據益華公司執行經理張本固的說法,今年一月初已上市的ERCⅡ針對這點做了一些修改,試圖以較大的甜蜜點和較高的容忍度,扭轉球友對這個系列球桿的印象。當然,ERCⅡ從七度桿面到十二度桿面,USGA檢測後同樣統統不合格。
USGA這麼堅持的理由是,所有參與高爾夫運動的人,都必須遵守國際高爾夫規則四之一a,和規則附錄二的相關規定,它們強調﹁無論使用任何材質、結構,或任何處理方式,球桿桿面不可具有彈簧效應,或是比標準鋼面更顯著增加球的旋轉,或產生影響球運動的其他效果。﹂USGA擔心科技繼續不斷發展下去,一旦取消這些限制,未來的高爾夫會變得完全不一樣。
USGA十分在意這些超大型鈦合金一號木桿,利用中空的桿頭和薄桿面,可以提高桿面撞擊高爾夫球之後的回復係數︵COR︶。理論上,在球友相同的擊球狀態下,桿面回復係數越高的開球木桿,相對可以打出較遠的距離,這正是USGA不願見到,但絕大多數業餘球友渴望擁有的結果。目前USGA測試木桿桿面的標準回復係數值為零點八三,測試結果超過這個標準的木桿,就會列入﹁黑名單﹂裡。
然而,R&A的專家研究相同議題時,原本支持USGA的看法,但實驗之後他們認為所謂的﹁不合格﹂球桿,桿面產生的類彈簧效應,只能增加二%的距離,影響十分有限,就算是開球距離達三百碼的職業高手,用這樣的球桿能增加的距離也不過四至六碼。最重要的關鍵是,R&A認為,這類科技的發展已走到某種極限,未來不可能無止境的突破下去。
根據一月號高爾夫文摘的報導,到去年十二月十八日為止,這類球桿的清單中,總共有十三家廠商的四十八種球桿榜上有名,處於這兩個執掌國際高爾夫規則機構不同見解的灰色地帶。到今年一月十五日為止,更增加到五十一種。詳細清單可以在美國高爾夫協會的官方網站中找到http://www.usga.com/press/list_of_clubs.html,每週一都更新一次。
但在R&A英國聖安卓高球俱樂部的網站裡,http://www.randa.org/home/default.sps ,並沒有球桿類的黑名單,只有球的清單,而且是直接連結到USGA的相關網頁。
中華高協裁判組長廖述明指出,在台灣的比賽向來依據R&A的規定,只要符合相關規定的球桿都可以使用。廖述明強調,連R&A都認定為﹁不合格﹂的球桿,如果在比賽中使用,很容易被同組其他選手檢舉出來,應該不可能有人甘冒被判失格的風險,令人擔心的反而是球桿雖屬合格,但使用者逕行變造部分結構,比較不易被查覺出來,這樣有損比賽公平性,以目前台灣的比賽規模還無法作到比賽中直接針對可疑的變造球桿進行檢測。
專業高爾夫球評郭宗泰指出,這些USGA測試不合格,卻不違反R&A聖安卓高球俱樂部規定的球桿,在美國和墨西哥地區無論使用者參加職業或業餘比賽,只要被舉發將被判失格,使用這類球桿的一般業餘球友,甚至在差點認證時也會被拒絕。所幸這些限制只在北美地區適用,其他國家仍以遵循R&A的規定居多,包括台灣在內。
不過他也強調,要是所挑選的球桿都沒通過這兩個機構的認證,球友最好還是不要使用為佳。郭宗泰進一步指出,絕大部分純以打球為樂的球友,無法像職業選手那樣開出又直又遠的好球,如果能藉著高科技球桿之賜,增加打高爾夫的樂趣無可厚非。當初曾有人向USGA提議採行﹁雙軌制﹂:參與比賽的職業和業餘選手禁用,一般球友可以使用,這個意見未被採納。
無論這段﹁球桿公案﹂未來如何發展,這類遊走灰色地帶的球桿目前在台灣還是屬於﹁合法使用﹂狀態,有興趣嚐試一下開球距離增加的球友,還是可以考慮,畢竟打球總希望在梯台、球道和果嶺上獲得最大樂趣。倒是這樣的特殊例子,如果能讓台灣球友更重視國際高爾夫規則的相關規定,則桿面的﹁類彈簧效應﹂反而有助於台灣高爾夫運動的正常發展,將是新的一年額外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