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夫究竟該視為運動還是休閒?一直引起部分人士討論,位於美國丹佛市的羅斯健康與運動科學中心主管沃科多夫(Neil Wolkodoff)在即將發表的研究報告中,證實了打高爾夫確定是一種消耗能量的﹁運動﹂。
沃科多夫指出,這項研究中最有趣的發現就是﹁揮動高爾夫球桿﹂這個動作,就消耗掉不少熱量。儘管揮桿過程不過短短3秒鐘,但它耗費的體能遠超過一般人的想像。
沃科多夫找到8名男性自願受測的球友,年齡從26歲到61歲不等,他的高爾夫差點界於2到17,在同一座球場的9個洞分別進行4種打球模式:自己揹球袋徒步打球、自己徒步拉球車、徒步但由桿弟隨行揹球袋,和自己駕駛電動球車。
結果發現自己揹球袋徒步打9洞所消耗的熱量(721大卡),遠超過駕駛球車打球(411大卡),然而,徒步行走的距離約2.5哩,是駕車打球大約走0.5哩的5倍,但熱量消耗卻只有多75%,他的結論之一是,揮桿動作才是打高爾夫消耗熱量的主要運動,而非步行。
沃科多夫說:﹁就體能消耗而言,這當然比不上拳擊,但它絕對超乎人們一般的想像。﹂因此,把打高爾夫認定為﹁運動﹂是十分合理的事。
但這並不意味著高爾夫可以取代其他健身運動,沃科多夫指出,雖然每週打36洞高爾夫約可消耗2884大卡,但並不會增加身體的帶氧量。相反地,適度的健身運動不僅可以提高帶氧量,還可以精進在高爾夫球場上的表現。
沃科多夫在受測者身上裝了檢測器,記錄他們的心跳頻率、耗氧量、二氧化碳排出量和他們的移動距離所有受測者出發前都先進行體能測驗,確定個別的無氧呼吸閾(anaerobic threshold),換言之,就是先了解個別受測者到何時會開始不靠氧氣就燃燒體內的熱量,同時這也是肌肉乳酸堆積的開始,這會直接影響小肌肉群的精細動作。
在打高爾夫的過程中,這點十分重要,尤其是徒步打球的人,如果他的無氧呼吸閾值較高,意味著他能在爬上斜坡或走更遠的路程,卻不會影響他的小肌肉群的精細動作,揮桿時就能更精確地做出想要的動作。
這項研究指出,肩揹球袋徒步和手拉車徒步打球(718大卡),消耗的熱量不相上下,由桿弟揹球桿次之(613大卡),駕車打球最少。這與一般人認為,揹球袋比手拉車更消耗體力的觀念正好相反。最近美國青少年高協決定開放小選手使用無動力手拉車參賽,正好可以減少發育期脊椎不當受力的問題。